近视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到年,预计中国近视人群的比例将高达47%,其中有10%将成为高度近视。
近年来,近视发病年龄越来越小,繁重的课业负担和电子产品的流行,使中小学生成为近视的高发人群。调查显示,目前高中阶段近视人群已达到80%左右,大学阶段则高达90%以上。如此庞大的人群,使得近视的防控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控制青少年近视度数过快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医院医院的重点科室,一直以来承担着大量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为数以万计的患者带来光明。眼屈光专科经过20多年发展,拥有刘建国主任领导下业务精湛的专家技术团队和国内先进的专业化设备,开展多种术式的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近视,已使6万多成年人摘除眼镜。在屈光不正矫正方面有着极其丰富的手术经验。在开展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同时,眼屈光专科也一直致力于青少年近视防控等非手术治疗,突出“防”“治”相结合,开展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和硬性角膜接触镜(RGP镜)验配业务,建立屈光防治系统化治疗。力求通过多种手术方式及非手术矫治方案,为患者量身订制最佳矫治方案,真正实现近视的个性化、系统性防控一体化治疗。
医院眼屈光专家提示,近视防控有效的方法有:
1.户外活动。研究表明,户外活动的多少与近视的发生存在关联,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大大降低近视的发生机率。阳光或光照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有助于延缓近视的发展。
2.坐姿端正。看书时保持“三个一”。握的指头离笔尖要一寸;拳头离课桌要一拳头;眼睛离书本要一尺距离。
3.建立视觉档案,半年检查一次眼睛,视力一旦下降及时就诊检查和干预治疗。
4.对于已经出现的屈光不正,通过配戴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和硬性角膜接触镜(RGP镜)及视觉训练来控制青少年近视度数增长过快。
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
其内表面由多个弧段组成,通过镜片与泪液层分布不均,由此产生流体力学效应改变角膜几何形态,逐渐改变角膜前表面的曲率,一方面提升裸眼视力,另一方面有效阻止近视的发展。
1.近视度数小于度的8岁以上患者,通过晚上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以减少白天对于眼镜的依赖。
2.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以延缓近视度数增长过快,降低患者成为高度近视的机率,为成年后行角膜屈光手术创造条件。
硬性角膜接触镜(RGP镜)
是一种高透氧、小直径的隐形眼镜,白天配戴。与普通软性角膜接触镜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透氧性高,长期配戴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缺氧造成的角膜损伤。
2.由于镜片直径小,泪液交换充分,维持良好的角膜生理代谢。
3.不含水,大幅减少感染机率。
4.成像质量高:对于高度角膜散光、高度屈光不正、角膜外伤、角膜瘢痕甚至圆锥角膜患者的屈光矫正效果优于普通软性隐形眼镜。
专家简介
刘建国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激光近视医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中华激光医学分会眼科学组委员,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眼屈光手术专家俱乐部委员,陕西省眼科分会常委兼视光学与屈光手术学组组长,陕西省激光医学分会常委兼眼科学组副组长,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视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青少年视力保健与视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医会眼科专委会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学组委员,中国非公医疗眼科专委会屈光手术分委会委员,国家卫计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卫生人才评价专家。曾被评为陕西省医德标兵,西安市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万雅群
眼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会员,角膜塑形学会会员。长期从事角膜屈光手术及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角膜激光手术2万余例,同时开展小儿斜弱视的诊治、青少年近视防控、角膜塑形镜验配、圆锥角膜的诊治、视功能训练等临床工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