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以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规律。
2、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四个过程,以及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速率过程。
3、副作用:是指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4、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剂量过大或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机体产生的毒害反应。
5、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小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6、停药反应:是指长期使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后,机体出现原有疾病加剧的现象。
7、耐受性: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
耐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
8、依赖性:在长期应用某种药物后,造成的一种强迫要求连续用药或定期使用该药的一种行为。
9、效能:又称最大效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效应也增加,但当效应增加到某一程度时,若继续增加剂量,效应并不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
10、效价强度:用于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之间的等效剂量的比较,是指能够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即用药量越大者效价强度越小。反应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
11、治疗指数:TI,指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LD50/ED50.
12、化学治疗:对所有病原体,包括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统称为药物治疗。简称化疗。
13、化疗药物:包括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以及抗寄生虫药)和抗恶性肿瘤药物。
14、化疗指数:CI,化疗药物动物实验的LD50/ED50.一般来说,化疗指数越大,药物对机体的毒性越小,临床应用价值越高,但治疗指数大的药物并非绝对安全。
抗菌药物: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
抗菌谱:指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抗菌活性:指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能力。体外抗菌活性常用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表示。
抑菌药:指仅对病原菌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杀菌药:指不仅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还具有杀灭作用的药物。
抗生素:指由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对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
抗生素后效应: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后,抗菌药物浓度下降到MIC以下或完全消失,而细菌的生长繁殖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后续更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