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叩诊:①肺的叩诊方法及内容(肺的对比叩诊、肺界叩诊、肺下界活动度的叩诊);②正常肺部的叩诊音,异常叩诊音的临床意义。
肺部叩诊音的检查(对比叩诊)
(1)检查方法(10分)
病人解开衣服,将检查部位适当暴露,并采取舒适体位,以便进行检查。(1分)直接叩诊法:用右手中间三指的掌面直接拍击被检查的部位,借助振动感来判断病变情况。(1分)间接叩诊法。先检查前胸部,叩诊自锁骨上窝开始,然后从第1肋间隙逐一向下叩诊;检查腋部时让患者将上臂置于头顶,从腋窝开始向下叩至肋缘;检查背部时让患者头低垂,上身略向前倾,双手交叉抱肘,尽可能使肩胛骨移向外侧方。(5分)叩诊力量要轻重适宜,如欲发现范围较小、位置较浅表的病变,可用轻叩法;反之,可用重叩法。板指应平贴在肋间隙,并与肋骨平行;叩诊肩胛间区时板指可与脊柱平行。(3分)
(2)报告结果(2分)
(3)提问(3分)
胸部叩诊音异常的临床意义?
浊音或实音见于肺炎、肺结核、肺梗死、肺肿瘤、胸腔积液;鼓音见于空洞型肺结核、液化破溃的肺脓肿、肺肿瘤;过清音见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发作。
肺下界移动度的检查
(1)检查方法(10分)
病人可取坐位或卧位,坐位时头稍向前倾,两手自然下垂或置于膝上,保持对称的体位,嘱病人作平静均匀的呼吸。(2分)在锁骨中线、腋中线及肩胛线上测得肺下界。(2分)嘱患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重新叩出肺下界,用笔标记之;(3分)再嘱患者深呼气后屏住呼吸,叩出肺下界,用笔标记之。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3分)
(2)报告结果(2分)
(3)提问(3分)
肺下界移动度减小或叩不出的临床意义?
肺下界移动度减小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胸膜粘连、肺炎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压增高。当胸腔大量积液、积气或广泛胸膜增厚、粘连肺下界移动度难以叩出
肺部听诊:①肺部的听诊方法及内容(呼吸音的听诊、啰音的听诊、语音共振的听诊、胸膜摩擦音的听诊);②病理性呼吸音、啰音、语音共振改变、胸膜摩擦音的临床意义。
肺听诊的检查
(1)检查方法(10分)
诊查室内必须安静,避免嘈杂声音的影响,室内要温暖,听诊器的胸件在使用前应保持温暖,因寒冷可引起肌肉震颤而影响听诊。(1分)要病人解开衣服,将检查部位适当暴露,并采取舒适体位,以便进行听诊。(1分)医生手持听诊器体件紧贴于听诊部位。(1分)集中注意力听取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4分)听诊肺部时,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听诊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由前胸到侧胸和背部。听诊时要上下对比、左右对称部位对比。嘱被检查者微张口做均匀呼吸,必要时可做较深的呼吸或咳嗽几声后立即听诊。(3分)
(2)报告结果(2分)
(3)提问(3分)
肺部某处听到湿性啰音的临床意义?
湿性啰音的临床意义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肺水肿、支气管扩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