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术后屈光异常的矫正和二次手术
白癜风有什么特效药 http://m.39.net/pf/a_4650445.html题目:RefractiveEnhancementsandReoperations:BringingintheReinforcements讲者:JohnCason,M.D.应对白内障术后视物模糊的手段很多,我们要区分辨别导致其屈光异常的可能原因,以选择合适的应对策略。本年度ASCRS会议上,来自美国的屈光手术专家JohnCason教授发表了其见解。Dr.Cason认为如果屈光矫正考虑不超过2D,可能由于眼表疾病或远视、散光所致,可以采取LASIK(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或PRK(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手术进行矫正。
LASIK手术通常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手术切口恢复时间,对于远视和散光的患者通常是更佳的选择,临床上的很多患者年轻时曾接受过LASIK手术,再次接受该手术还是能实现一定的疗效。
而PRK手术更适用于伴有眼表疾病,比如干眼或前基底膜营养不良的患者。
而对于屈光矫正超过2D的患者,可考虑植入背驮式人工晶体(IOL)或IOL替换。植入背驮式IOL能够矫正较大程度的屈光不正,最理想的是针对那些远视患者,但是植入背驮式IOL的患眼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如前房较深、睫状体正常、内皮细胞计数正常等。而植入背驮式IOL的常见并发症是人工晶体-眼交界区浑浊(ILO),会导致色素的播散、角膜水肿失代偿等后果。
图示为人工晶体-眼交界区浑浊(ILO)为了避免植入背驮式IOL并发症的发生,植入的IOL需要具备一些特性,比如大口径(光圈直径大于6mm,总直径至少为13mm),整体要薄而边缘光滑,接触面应向前成角或成中立位,纳米材料往往也能降低交界区浑浊的发生,此外光圈的凹凸设计也是一大亮点。尽管背驮式IOL在国际范围内都有使用,但目前还没有用于白内障手术的背驮式IOL获FDA批准。对于已经植入的IOL进行更换或旋转也是应对术后屈光异常的一种方法,Dr.Cason推荐在术后3个月内行IOL更换或旋转,通常能根本上解决大多数患者术后屈光异常的问题。但除了解决问题之外,还应当注意总结经验教训。
矫正白内障术后屈光异常,LASIK、IOL替换和背驮式IOL,孰优孰劣?在一项针对54位患者的65只患眼的研究中,结果显示LASIK手术较IOL替换和背驮式IOL有更好的安全性、疗效及可预测性,而IOL替换及背驮式IOL二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对于屈光矫正的效果,LASIK手术、背驮式IOL、IOL替换分别平均改善1.00D,1.50D,6.12D。总的来说,我们要根据患者屈光矫正的改善空间,结合患眼本身的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案,最终达到更好的疗效——使患者的视功能达到最佳恢复水平。(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声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