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杰综合征目前尚无根本治疗方法,临床以对症治疗、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A型肉毒杆菌素(botulinumtoxin,BTX)局部注射、手术等。原则上一般对早期患者首先采取口服药物治疗,并可结合局部注射治疗;对病程较长、口服及局部注射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日常生活明显受到影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建议逐步升级,循序渐进。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迄今为止,Meige综合征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心理因素、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震颤麻痹药物、抗组胺药物等)、创伤及口腔操作或手术等因素导致的脑内神经介质,尤其乙酰胆碱及多巴胺的平衡失调,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二、临床表现及分型
本病通常缓慢起病,发病前多有眼部不适,如眼干、眼涩、眼胀、畏光等。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眼睑痉挛,部分患者从眼睑痉挛开始逐渐累及下面部、口、下颌、舌部的肌肉,累及咽喉肌和呼吸肌时可导致构音障碍、呼吸困难。少数患者伴有颈部、躯干或中线部位肌肉痉挛性肌张力异常。上述症状在疲劳、日光刺激、注视、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Tricks现象是本病的临床特征之一,表现为患者在讲话、打哈欠、咀嚼、吹口哨、唱歌、敲打颈后时,临床症状可以明显缓解。
根据累及部位,本病可分为以下类型。
1、眼睑痉挛型:表现为眼睑阵发性不自主痉挛或强直性收缩或不自主眨眼。约25%患者以单侧眼睑痉挛起病,逐渐发展为双侧。
2、眼睑痉挛合并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型:在表现眼睑痉挛的同时,口唇及颌面部肌肉亦呈痉挛性收缩,表现噘嘴、缩唇、张口、伸舌、嘴角及面肌不自主抽动,患者呈怪异表情。
3、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型:仅有口唇及颌部肌肉痉挛性抽动。
4、其他型:在上述3个类型的基础上合并颈、躯干、肢体肌张力障碍。
◆◆◆
(一)口服药物治疗
口服药物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Meige综合征,对眼睑痉挛的疗效优于对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的疗效。药物包括:
(1)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氟哌啶醇、泰必利、肌苷等;
(2)γ氨基丁酸类药,如佳静安定、丙戊酸钠等;
(3)抗胆碱能药,如苯海索等;
(4)安定类药,如地西泮、氯硝西泮等;
(5)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阿普唑仑、舍曲林等;
(6)其他药物:如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巴氯芬,抗癫痫药物托吡酯、左乙拉西坦,中医中药等。个案报道和小样本研究结果显示,口服上述药物治疗对部分Meige综合征患者有效。
由于目前尚缺乏有力证据证实口服药物的疗效,因此临床可尝试应用上述药物,从小剂量起始,也可联合应用不同种类的药物。
◆◆◆
(二)A型BTX(BTX-A)局部注射治疗
BTX也被称为肉毒素或肉毒杆菌素,是由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蛋白。局部注射的BTX-A可与突触前膜内胆碱能内膜蛋白结合,有效抑制钙离子内流而暂时阻断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明显缓解肌肉麻痹以及局部肌肉的痉挛症状。BTX-A注射可以与口服药物同时进行,也可以在口服药物疗效不满意时选用。该方法对眼睑痉挛的疗效优于对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的疗效。
根据临床表现选择在肌肉痉挛最明显的部位进行注射。注射前标注注射点,每点注射剂量为2.5IU,注射点数及总量根据患者病情而定。一般1周左右开始起效,两周左右药物效果达到高峰,残存痉挛症状者两周后可追加注射。该方法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局部组织肿胀、面瘫、眼睑下垂等;症状缓解一般持续3-6个月;复发者可选择再次注射,但多次注射可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必须在治疗前告知患者。
(三)外科手术治疗
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brainstimulation,DBS),对于口服和(或)注射药物疗效不满意或对药物不良反应不耐受,症状较重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DBS是一个有益的治疗选择,具有微创、可逆、可调控、个性化等特征。是目前最佳治疗方式,术后患者可长期受益。
往期内容
帕金森病患者“山穷水尽仍有路”,今日他们同获新生!
年,帕金森病慈善医疗援助申报程序
交大一附院,今四位帕金森病患者DBS术后同时开机
交大一附院DBS术,“终止”特发性震颤患者28年“震颤”病史
帕金森病诊疗专家答疑会、病程4年与8年患者DBS术后首次同时开机
祝福“扭转”女孩更换
起搏器“电池”重获新生!
帕金森病与太极拳研讨会成功举办
祝贺:西安交大一附院成功举办“世界帕金森病日”关爱活动
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北帕金森病关爱中心:
专为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患者提供病情评估、手术治疗、康复指导、术后程控。
-
每周二上午
每周二、三下午
每周一上午住院部20楼帕金森病关爱中心
(帕金森好大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