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先天性眼球震颤

当两个人相互注视对方时,你会发现他们彼此的眼睛好像是静止不动的!我们正常人在注视某个物体的时间一般都能达到15秒以上,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可以保持自己的眼睛不转动!

其实不动是相对的!你看到的眼球不动并不意味着眼球真的静止。

上图是演示当患者注视某个物体时,其实其眼睛还是有运动的!当你注视图中中心黑点10秒钟后,再注视图中那个白点,此时在图中白色条纹中会出现黑点的负后像在漂移(只有黄斑中心凹才能产生后像,睁眼状态下产生负后像,闭眼状态下产生正后像,后像在漂移,说明即使你现在在注视白点,中心凹仍在移动,即眼球在运动)。

这其实就是注视性眼球运动,表明在注视时,眼球是持续不断在运动的。这种注视性眼球运动的幅度是微小的,它可以防止视网膜因静止不动导致的视力衰弱,是有好处的!

微小的眼球运动是注视时所必要的,但过度的注视性眼球运动就会出现注视异常,影响注视!常见的注视异常就是先天性眼球震颤!

先天性眼球震颤根据其形成原因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运动缺陷性眼球震颤、感觉缺陷性眼球震颤跟隐性眼球震颤。

先天性运动缺陷性眼球震颤主要可能与控制眼球运动的眼外肌中枢传出机制缺陷有关,其视觉系统跟神经系统未发现损害。一般双眼是同向性震颤,主要是水平方向的震颤,也包含垂直向跟旋转型震颤。水平震颤多以冲动型为主,此外还有摆动型!冲动型的特点是有快向跟慢向之分,慢向属于生理向,就是说眼球本能的向某个方向运动,这种运动会偏离注视方向,此时就需要快向来矫正,来代偿这种偏离,快向的运动速度会比慢向要快一点。此外,眼球在向快向运动的过程中,某个位置上会出现震颤减轻甚至消失,此时患者视力会有提高,我们把这个位置称为静止区。如果这个静止区位于正前方,那么正前方的视力就是相对来说比较的的方位,否则就会产生代偿头位!

先天性感觉缺陷性震颤可能是继发与视觉传入通路异常,导致固视反射发育障碍,从而出现震颤。比如先天性白内障,以及与视网膜有关的病变都可能会产生震颤。震颤类型主要以摆动型为主,不分快向跟慢向,侧方注视时可能变为冲动性,一般视力低于0.1!

隐性眼球震颤的病因不明,主要现象是当病人双眼同时注视时未发现震颤,但当遮住一眼时,双眼会出现冲动性震颤,有快向跟慢向。可能的解释是当遮盖一眼后,打破双眼融合,发生双眼内斜,未遮盖眼会生理性的向内运动,中枢为纠正这种偏斜,发出快速扫视的冲动,使眼位恢复注视位。因此其快向是指向位遮盖眼。

先天性眼球震颤有一些特点!第一,眼球震颤的强度会随着试图努力看清目标的努力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就是说你越想看清目标,震颤就越大,你越看不清。你越放松看,视力反而就好一点。基于这个特点,对于眼球震颤的矫正,首要原则就是进行屈光不正的矫正,让患者在最轻松的状态下看,这样有助减轻震颤,有助提高视力;第二,黑暗环境下,眼球震颤会减轻。所以在给病人检查视力时,可以在能看清视力表的前提下,降低室内的照明,这样有助发现病人相对比较好的视力。此外在白天,可以让病人出门戴一副墨镜或变色镜,这样会更好。第三,集合能抑制眼球震颤。

可以发现,在看近时,因为使用集合,震颤波形明显减轻很多。因此,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底朝外的棱镜来减轻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的非手术治疗。首先如果患者有屈光不正的话,肯定是需要进行矫正的;如果患者是近视,在不影响矫正视力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过矫,增加调节性集合;当然也可以通过使用底朝外的棱镜来增加集合,达到减轻震颤;如果患者有代偿头位的话,那就需要使用棱镜来矫正代偿头位了,棱镜的顶端指向头位偏斜方向,这样因为棱镜的作用,会使正前方的物体偏向静止区,消除异常头位;也有报道说佩戴隐形眼镜可以减轻震颤,其原理可能是镜片接触眼表,这种触觉反馈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震颤。

赞赏

长按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qwch.com/bzby/8045.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