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的一周从给肺部做个基因检测开
自年开始,肿瘤就已经超过了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世界头号“死神”——每年有超过万人死于肿瘤。为了激发全球共同攻克癌症的决心与期盼,UICC于年发起了“世界癌症日”活动,最近,又发布了两个惊人的统计数据,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防癌控癌的警钟。消息一
据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专家透露,10年间,北京市肺癌的发病率约增长了43%,肺癌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消息二中国首个评估PM2.5长期暴露对公众健康所产生影响的研究报告出炉,报告指出,大气PM2.5污染导致全国31座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中25.7万人超额死亡,超额死亡率平均接近1‰。而在超额死亡的病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肺癌。
(放大倍以后的雾霾颗粒长这样)
我们一个肺有3亿个肺泡,80个Pm2.5微粒可以堵死一个肺泡,我们生活的环境Pm2.5是单位,一年堵死三千万个肺泡!3年堵死三分之一个肺!所以预测几年后中国将会肺癌井喷,这并不是耸人听闻!
为了更好地抵御雾霾,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仅要做好防护,更要积极掌握自己健康的主动权。
随着免疫细胞学及基因测序领域研究日益深入,通过当前最前沿的基因检测技术,人们就能够提前预知患病风险,从而通过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等方式去避免或延缓疾病的发生,为保障自己及家人的健康迈出主动的一步。
首先,有调查显示,即便是在高危人群中做肺癌筛查,肺部结节的检出率是24.2%,但最后证实,这些结节中96.4%都跟肺癌没什么关系(医学上称为假阳性)。在普通人群的筛查中,假阳性率将更高。
其次,被筛查出来的疑似患者,需要观察2到3年才会最终得出答案,不仅给患者及家庭造成极大的恐慌,更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
但是通过疾病易感基因检测不仅可以检测出未来肺癌发病的概率(准确率达到99.%)让您早知道早干预,起到主动预防作用。
所以所有人都需要了解自身的抗霾能力,所有人都要知道自己离肺癌到底有多远,而这些,思然基因检测项目可以告诉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