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这种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母乳喂养的孩子,妈妈的乳头不清洁会导致鹅口疮的产生,奶粉喂养的孩子,奶瓶和奶嘴一定要注意消毒,保持干净。
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发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
什么原因会导致小儿鹅口疮?
1、触摸了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婴幼儿在六至七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导致感染。
2、妈妈的阴道有霉菌,会在婴儿在出生时通过产道感染。
3、奶瓶奶嘴消毒不完全,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干净都可以是传染的来源。
4、长时间服用抗菌素或不恰当地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趁虚而入并大量繁衍,导致鹅口疮。
5、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时可能因交叉感染而患鹅口疮。
鹅口疮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黏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宝宝有鹅口疮后,要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就医:
1、3-5天后任然没有好转的迹象。
2、宝宝没有食欲,有轻度发热,烦躁不安。
3、若发现口腔粘膜上的乳凝块样物向咽部以下蔓延,医院治疗,以防止发生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
4、治疗5~7天后仍未改善,或鹅口疮情况越来越严重。
此外,母乳喂养的妈妈也要注意,如果宝宝有鹅口疮,这时自己的乳房或者乳头感到疼痛,意味着自己可能也被感染了。
鹅口疮如何预防?
宝宝的餐具用完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
妈妈在哺乳前要用温水清洗乳晕和乳头,每次抱宝宝时要先洗手。
宝宝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
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预防传播。
经常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增加宝宝的抵抗力。
医院特级专家门诊
医院连锁开业啦!1、丰台嘉园路分院:嘉园路玺萌公馆小区门口南三环右安南桥向南米路西2、朝阳定福庄北街分院:朝阳路定福庄北街23号楼东领鉴筑门口3、怀柔(原奥瑞华康)医院:兴怀大街丙14号
4、河北省廊坊市新世纪步行街第3大街A座号(廊坊新世纪医院)
-,早8点到晚8点营业
请搜索北京医院哪家治疗白癜风技术好正规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