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吕XX,男,72岁,“间断咳嗽、气短10余年,加重1月”;患者缘于10余年前受凉后出现间断性咳嗽、咳痰,伴活动后胸闷、气短,秋冬季易反复发作。1月前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伴有右侧胸部隐痛,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于年10医院呼吸内二科。
既往50年前因“支气管扩张”行“右肺下叶切除术”,具体术式不详。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口唇轻度紫绀,胸背部可见一横形长约30cm的手术瘢痕,呼吸动度、语音震颤均减弱,双肺叩诊过清音,右下肺呼吸低,左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未闻及哮鸣音及胸膜摩擦音。心、腹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2、右下肺切除术后。
入院后查胸部CT示:右下肺支气管腔内异物影。遂安排电子气管镜检查,镜下见中间段支气管内一长条形不规则赘生物,基底小,位于下叶残端内,表面附着大量灰白色坏死组织,随呼吸运动在支气管内活动,触之质硬,致右肺中间段管腔不完全堵塞,活检钳及冷冻治疗不能取出,故给予氩气刀及高频电刀(功率:20W,流量:1.2L/分)于基底部烧灼治疗后,行异物钳钳出大约1*0.5cm的不规则异物(考虑结石)。
术后将异物送病理,回报:(右肺下叶组织)送检少量炎性渗出物伴出血、钙化。另见数枚结石。
患者既往50年前因“支气管扩张”手术治疗,考虑该结石为术后肺残端及残留缝线长期刺激局部支气管粘膜导致炎性增生钙化所致。异物取出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治疗。
1周后复查气管镜右肺下叶开口可见术后残端,局部粘膜显著充血、水肿,且可见少量肉芽组织,遂给予反复多点冷冻治疗后局部肉芽组织基本消失,水肿明显减轻。患者自觉咳嗽、咳痰、胸痛症状好转,于近日出院。
科普时间
支气管结石是指位于支气管腔内或侵蚀到腔内的钙化团块,可引起严重的支气管刺激和阻塞症状。目前结石形成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异物吸引或感染分泌物构成结石的核心,外被钙盐沉积而逐步形成结石。2.肺门淋巴结钙化或肺内钙化灶侵蚀支气管并进入支气管腔内形成,临床最多见。3.支气管软骨脱落后进入支气管腔内形成。
咳嗽、咳痰、咯血是支气管结石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中严重的迁延性咳嗽是支气管结石特征性的临床表现,通常持续数年,一般治疗不能缓解;咯血是由于病变直接侵蚀血管,或侵蚀支气管受侵部位形成的肉芽组织所致,一般咯血量较少。CT检查尤其是薄层CT扫描可清楚显示支气管腔内外的钙化灶,提高支气管结石的诊断准确性。除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外,支气管镜是诊断及取出支气管结石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避免手术的风险,节约大量医疗费用,同时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平均住院日。合并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炎、反复咯血和远端产生脓痰的支气管狭窄的患者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长按图片,扫描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最好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