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震颤是一种身体某部位以一定频率,节律性的震荡运动[1]。根据发生时是出于静态还是动态又将震颤分为几种亚型。评估震颤时怎样排除心因性震颤对于精神科医生来说是最棘手的一件事情(Table1[2])。非器质性运动障碍并不罕见,非器质性的表现常常与普通器质性运动障碍很像。
Table1
诊断进展
首先根据震颤的激活条件(休息时,动作性的还是意向性的,体位性的还是对称的)、身体部位分布和频率对其进行分类。观察患者坐在椅子上双手置于腿上时的静止震颤。体位性震颤或动作性震颤可用伸展胳膊及指鼻试验来评估。静止性震颤可显示帕金森;意向震颤可能暗示小脑损伤。心因性震颤可发生在休息时、体势运动或主动运动时,并且通常三种情况下都能引发(Table2)[1-3]。
Table2
Table3中列出的某些身体调动可以帮助区分诱发震颤是心因性的还是器质性。关键是找出方向,振幅和频率上的变化。心因性震颤往往因接受四肢检查而加重,在分心时缓解,也可能跟随未接受检查的四肢的运动而加剧。心因性震颤的病人往往还有其他“非器质性”的神经病学表现,比如可疑性乏力,执行指定的随意运动时故意的放慢,违背神经解剖学原理的感官征象。
Table3
调查研究
按照以下步骤:
1.进行实验室测试:甲状腺功能,血清铜和血浆铜蓝蛋白水平[2]。
2.表面肌电描记术以区分帕金森和良性震颤障碍[2]。
3.MRI:以评估非典型震颤;可以辨别肝豆状核变性(涉及基底神经节和脑干)或脆性X相关震颤和(或)共济失调综合征(涉及脑桥小脑发育不全或大脑白质)[3]
4.考虑多巴胺能功能扫描成像。阳性,则扫描可显示帕金森症状;阴性发现可以进一步支持心因性震颤的诊断结果[3]。
参考文献:见网页版
医脉通译自:AndrewTang,BS,Assessingtremortoruleoutpsychogenicorigin:It’strickyCurrentPsychia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