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技术六旬女士肺部肿块是癌,不是癌
“心”有千千结消得人憔悴

家住市区,今年68岁的陈女士前几天因为咳嗽、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一个肺部CT,谁知道检验结果让她大吃一惊:陈女士的胸腔纵膈处有一个肿块,足足有3cm多,是囊肿?是淋巴瘤?还是肺癌?很难说!恍若晴天霹雳般,捏着检验报告的陈女士坐卧难眠,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人越来越憔悴!这个“纵膈肿块”究竟是个什么鬼?

为了搞清楚真相,陈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住进了呼吸内科,主管医师王洁耐心地接待了她,在仔细询问了病情后,王洁医师立马向科主任丁勇敏主任医师汇报,丁主任立即组织科内的医疗团队开展病情分析和治疗方案的讨论。

一枚小银针巧手“解铃”人

根据陈女士的片子,专家们觉得目前“肿块”的性质待定,像囊肿但也不能排除肿瘤的可能,如果保守治疗可能会导致“肿块”越来越大从而压迫到神经血管,为了确诊有两种方案可行,第一种操作相对简单,但是需要在价格昂贵的超声支气管镜下定位完成(医院还没有这种设备);第二种方案是常规的气管镜下经支气管细针穿刺(TBNA技术),但是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因为“肿块”毗邻主动脉和上腔静脉两大血管,一不小心万一被针误刺到大血管后果不堪设想。

考虑再三后丁勇敏主任决定使用第二种方案,并和陈女士做了细致详尽的沟通,虽然风险很大,但是陈女士表示对呼吸内科医疗团队完全信任,让医生们放心大胆的手术。

两天后,陈女士被推进了内镜室,在丁勇敏主任操作,内镜护士尹方洁的配合下,局麻后气管镜顺利经由鼻腔、气管精准到达“肿块”旁边,一针进去,抽出了25ml黄色液体。确认囊肿无误了,医护人员和患者都松了一口气,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最后抽取物送检到病理科,确定为囊性液体,完全排除了恶性肿瘤的可能。

看到这里各位亲可能不太懂吧,接下去让小编带你一图秒懂!

(术前:不明肿块在上腔静脉和主动脉之间,气管镜顺着气管下去,精准到达穿刺部位,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早半分晚半分或者偏半分都有可能戳到血管引起大出血哦)

(术后,肿块消失不见了!)

十年磨一“镜”一招定乾坤

两天后,陈女士出院了,她高兴地拉着丁主任的手,连声感谢。“其实TBNA技术早在十年前我们就已经开展了,这项技术常用于胸腔纵膈淋巴结的穿刺和诊断,像这样用于诊断和治疗还是第一次!”丁勇敏主任说。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

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呼吸内镜技术。病人可以在浅麻醉的清醒状态或是深层全身麻醉下进行检查,它是应用一种特制的带有可弯曲导管的穿刺针通过气管镜的活检通道进入气道内,然后穿透气管壁对气管、支气管腔外病变进行针刺吸引,获取细胞或组织标本进行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的一种新技术,对于肿瘤进展较晚、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TBNA取得病理进行基因检测,接受分子靶向个体化治疗。TBNA具有费用低,风险小,阳性率高,并发症极少等优点,无绝对禁忌症。

肺癌发病率高建议定期检查

“由于现在生活坏境对呼吸道的刺激,而且有很多的人喜欢抽烟,肺癌的发病率非常高。”丁勇敏提醒市民,“常规体检很有必要,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如果是咳嗽用药效果不佳,痰中带血和肺部结节或肿块的病人,医院呼吸内科进一步诊断治疗。”

来源: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

编辑:健康嵊州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吃什么药最好
中科白癜风国庆感恩回馈



转载请注明:http://www.nqwch.com/bzby/95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